五角枫
五角枫学名.色木槭
色木槭是槭树科,椒树属的落叶乔木。高可达30米。树皮粗糙,冬芽近于球形,鳞片卵形,外侧无毛,边缘具纤毛。叶片纸质,外貌近于椭圆形,裂片卵形,先端锐尖或尾状锐尖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叶柄细瘦,无毛。花多数,杂性,雄花与两性花同株,生于有叶的枝上,花的开放与叶的生长同时;萼片黄绿色,长圆形,花瓣淡白色,椭圆形或椭圆倒卵形,花药黄色,椭圆形;子房无毛或近于无毛,翅果嫩时紫绿色,成熟时淡黄色;小坚果压扁状,翅长圆形,5月开花,9月结果。
分布于中国山东东北、华北和长江流域各省。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、蒙古、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。生于海拔800-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中。
该种分布很广,木材坚硬、细致,有光泽,可供家具、乐器、仪器、车辆、建筑细木工用材。是北方重要秋天观叶树种,叶形秀丽,嫩叶红色,入秋又变成橙黄或红色,可做园林绿化庭院树、行道树和风景林树种。
别称
五角枫地锦槭、五角槭、色木
界
植物界
门
被子植物门
形态特征
落叶乔木,高达15-20米,树皮粗糙,常纵裂,灰色,稀深灰色或灰褐色。小枝细瘦,无毛,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,多年生枝灰色或淡灰色,具圆形皮孔。冬芽近于球形,鳞片卵形,外侧无毛,边缘具纤毛。
色木槭
叶纸质,基部截形或近于心脏形,叶片的外貌近于椭圆形,长6-8厘米,宽9-11厘米,常5裂,有时3裂及7裂的叶生于同一树上;裂片卵形,先端锐尖或尾状锐尖,全缘,裂片间的凹缺常锐尖,深达叶片的中段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除了在叶脉上或脉腋被黄色短柔毛外,其余部分无毛;主脉5条,在上面显著,在下面微凸起,侧脉在两面均不显著;叶柄长4-6厘米,细瘦,无毛。
花多数,杂性,雄花与两性花同株,多数常成无毛的顶生圆锥状伞房花序,长与宽均约4厘米,生于有叶的枝上,花序的总花梗长l-2厘米,花的开放与叶的生长同时;萼片5,黄绿色,长圆形,顶端钝. 形,长2-3毫米;花瓣5,淡白色,椭圆形或椭圆倒卵形,长约3毫米;雄蕊8,无毛,比花瓣短,位于花盘内侧的边缘,花药黄色,椭圆形;子房无毛或近于无毛,在雄花中不发育,花,柱无毛,很短,柱头2裂,反卷;花梗长1厘米,细瘦,无毛。
翅果嫩时紫绿色,成熟时淡黄色;小坚果压扁状,长1-1.3厘米,宽5-8毫米;翅长圆形,宽5-10毫米,连同小坚果长2-2.5厘米,张开成锐角或近于钝角。花期5月,果期9月。[2]
主要变种
色木械有弯翘、大翘、岷山、三尖、海岛、毛芎、理光、粉绿、帝释峡、鬼色木械等众多变种和亚种。[3]
弯翅色木槭(变种)(植物分类学报)
该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叶较大,通常宽8-12厘米,稀达14厘米,长8-10厘米,基部近于心脏形,3-5浅裂,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,先端尾状锐尖,叶柄长5-6厘米,淡紫色;果序伞房状,长7厘米,淡紫色,翅果纤瘦,较小,长约2厘米,小坚果压扁状,长圆卵形,长约1厘米,宽5毫米,翅宽5毫米,直立张开,常向内弯曲而先端略近于交接。花期不明,果期9月。产浙江西北部。生于海拔400米的丛林中。模式标本采自临安天目山。该变种与日本的但该变种的叶3-5裂,而翅果较大,山东济宁广清苗圃

下一条:刺槐 | 上一条:今后中国苗木发展的标准 |